学传统文化,立文化自信!珠海市南方爱迪学子争做优秀传统文化代言人
中华传统文化,浩渺深邃,璀璨如星辰,其中许多元素仍在我们现代生活中熠熠生辉,它们所承载的精神内核和文化精髓已深深烙印在每个中国人的灵魂之中。
近日,南方爱迪举办了一场“经典分享·弘扬传统文化”演讲比赛
学习传统文化有什么用?
一些学生,曾经有过叛逆,有过迷茫,有过失落,有过软弱,但经过传统文化的熏陶和教育,他们逐渐摆脱了懵懂,焕发出自信、自强、自立的光彩。他们中的佼佼者,更是勇敢地站在舞台上,分享自己的学习经验和感悟,赢得了同学们的掌声和认可,也收获了宝贵的荣誉和奖项。
《大学》之道,深邃而博大,旨在明扬内在的高尚品德、亲近平民之心,并追求达到至善的境界。初入课堂,我对这门课程的初衷颇感疑惑,然而随着学习的深入,我渐渐沉醉其中,深感其魅力。它教会我坚守自我,矢志不渝,内心充满阳光和正能量,引导我成为有道德、有责任心的人。
《大学》不仅丰富了我的精神世界,更在无形中规范了我的起心动念和言行举止。如今,我由衷地想把这份宝贵的精神财富推荐给身边的每一个人,尤其是我们青少年。在这个瞬息万变的时代,我们要顺应时代的潮流,同时不忘逆流而上,坚守道德的底线,培养高尚的品质。以此共勉,不负韶华!
每一次读《大学》,我总能获得不同的心灵触动。“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这段文字如同明灯,照亮我人生的道路。它告诉我,唯有心静如水,才能在人生的征途中坚定前行,远离浮躁的干扰,思虑周全,终收获大的学问之道。
阅读传统文化,为我打开了一扇重新认识自我、审视内心的大门。通过多次的自我反省,我逐渐认识到自己在发展方向上的偏差,不再被外界的眼光所束缚,而是坚定地沿着自己的道路前行。这段旅程让我更加坚信,只有坚守内心的平静与清晰,才能在复杂多变的世界中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实现真正的自我。
一个平凡的周末午后,我漫步于公园之中,目睹了一幅动人的画面:一个活泼的小男孩不慎摔倒,旁边一位年迈且步履蹒跚的老人见状,毫不犹豫地伸出援手,用他那布满皱纹的双手轻轻扶起男孩,用慈爱的目光安抚他。
这一幕深深触动了我,让我想起了《弟子规》中的教诲。这位老人算是男孩的长辈,他以行动诠释了照顾幼小的美德;而男孩在老人的关怀下,也必将学会尊重和感恩。这正是《弟子规》所倡导的家庭和社会伦理的生动写照。我意识到,尽管时代在变迁,科技在进步,但人与人之间的基本道德规范和互相尊重的原则却始终如一,不曾改变。传统文化中蕴含的智慧和美德,依然是我们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精神财富。
曾经,我因新出生的妹妹与父母产生过矛盾,但《弟子规》中的“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给予了我启示,让我学会了与妹妹和睦相处,让父母感到欣慰;当同学们在闲聊“八卦”时,我牢记“见未真,勿轻言”的教诲,选择不参与无根据的议论;我曾在睡前有夜聊的习惯,但“朝起早,夜眠迟,老易至,惜此时”的箴言让我意识到时间的宝贵,从而变得更加自律。可以说,《弟子规》就像我的一位“生活导师”,它教导我如何自律、如何尊重他人,让我在成长的道路上受益匪浅。这些教诲不仅影响了我与家人的关系,也塑造了我与他人的交往方式,成为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初中时期,我曾不幸成为校园欺凌的受害者,遭受过被取外号、被吐口水,甚至被用水晶泥涂脸上的屈辱。那些黑暗的日子,直到我勇敢地站出来反抗,才终于得以摆脱。《弟子规》中有言:“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这句古老的训诫深深触动了我。它教导我们,身为学子,应当学会尊重他人、关爱他人,与同学和睦共处,共同抵制任何形式的欺凌行为。
作为一个曾经的受害者,我深切体会到同学间相互尊重、友好相处的重要性。我也明白到:学习传统文化,不仅仅是为了了解过去,更是为了指导我们如何在现代社会中立足。它关乎我们每个人的成长和发展,关乎我们如何与他人相处、如何面对生活中的种种挑战。
我们欣喜地看到,同学们通过学习传统文化,显著成长,这既是个人努力的成果,也展现了学校对德育的坚守。立德树人乃教育之本,学校将持续深化传统文化教育,以期更多学生受益,成为新时代的有道德、有文化、有担当的青年。让我们共同努力,培育更多人才,为社会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