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育这片充满无限可能的宇宙中,文舒婷、徐蕙妍、姚雨林三位老师以各自独特的光芒,照亮了无数学子的心灵之路。她们的故事,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情感与灵魂的触碰,让我们一一走进她们的教育世界。
教育日记
每个学生都是一颗等待被发现并闪耀的星星
在我的教学生涯里,和学生建立起信任与尊重,这可不是一蹴而就的事儿,得从方方面面下功夫。我记得有个叫小宇的学生,刚到班上时,那叫一个内向。课堂上,他就安静地坐在角落里,像个小透明,很少主动发言,学习成绩也普普通通的。
有一回学校组织家访,我去了小宇家。一进他房间,好家伙,就跟动画里的神奇魔法屋似的。墙上DIY的装饰,造型和谐又好看,配色也特别舒服。还有他自己做的家居摆件,那可一点都不像是木讷孩子能设计出来的。我当时就想,这孩子肯定有不一样的闪光点。
后来,我找小宇谈心。我跟他说:“小宇,老师特别欣赏你在装饰布置上的才华,你这手太巧了!” 小宇有点羞涩,小声跟我说:“老师,其实我一直特喜欢画画和手工,可我觉得自己学习不好,都不敢跟别人说我这爱好。” 我就鼓励他:“每个人都有闪光点,你动手能力这么强,学习上也肯定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办法。
从那以后,小宇真的慢慢变了。课堂上,他开始积极举手发言,眼睛里都有了光,学习成绩也显著提高。这事儿让我对教学有了新认识:每个学生都像等待被发现的星星,都有独特光芒,我们老师不能光拿学习成绩评判学生,得用心去找他们的长处,多给些信任和鼓励,让他们在擅长的领域发光发热。看到小宇从内向自卑变得自信开朗,我心里为他感到骄傲,也真切感受到当老师的价值和意义。
教育日记
痞气少年踏上破茧成蝶的蜕变之旅
在我教烹饪专业的时候,有个小男孩特别让人操心。他年纪小,想法也简单,总觉得赚钱容易得很,在学校里干啥都行,就是不爱学习。我心里明白,要是现在不告诉他学习有多重要,以后出了社会,肯定得吃苦头。
于是某天课后,我带他到面点实训教室。教室里,同学们都在认真揉面,手特别灵活,面团在他们手里翻来翻去、按来按去,一会儿就变得又光又有劲道。我拿了块面团给他,跟他说:“你也来试试。” 他一脸不情愿,动手揉了几下,就累得直喘气,面团还是乱糟糟的。我就跟他说:“你看,揉面看着简单,可这是做面点的基础,每个步骤都得用心学、掌握技巧,得花时间练才行,学习也是这个道理。”
第二天,我联系了一家烘焙店,放学后带他去后厨看看。师傅们做点心的时候,称原料特别准,烤的时间也把握得刚刚好,一切都井井有条。我让他跟着师傅帮忙,递个工具、收拾下台面。一天下来,他累得不行。我问他感觉怎么样,他说:“没想到做点心这么麻烦。” 我趁机跟他讲:“这就是工作的真实样子,不光要有本事,还得有好的职业态度。”
从那之后,他慢慢就变了。上课不再开小差,也不找人聊天了。实习的时候,他主动来找我,跟我聊了很久他以后想做什么。毕业之后,他还经常发微信跟我说他工作的事。现在,他在服务行业干了好些年,工作稳定,还当上经理了。看着他从一个不懂事的孩子,变成现在这么稳重的大人,我打心眼里高兴,这 “痞小子”,可算长大了!
教育日记
课堂延伸至生活,让每个孩子拥抱幸福
我教专业知识的时候,特别看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就说《企业运营沙盘》这个项目吧,它综合性很强,对学生们来说是个不小的挑战。可我心里清楚,只要帮他们把思维基础打好,往后的路就好走了。
咱班上的孩子都特别爱学习。那阵子,为了完成这个项目,他们常常几个人聚在一起,天天对着数据研究,在宿舍里也讨论得热火朝天。遇到不懂的问题,就下课跑来问我,还自己上网找资料。功夫不负有心人,后全班同学都交上了令人满意的作业。在这次实训中,学生们不仅学会了资本的时间价值计算,还通过数据推演,真正理解了德鲁克说的 “管理本质是激发善意” 这句话。
后来我知道,班上有个学生,他家是做生意的。他在课堂上学到知识后,就琢磨着怎么用在自家生意上。有一回,在进货时机的选择上,他借鉴课堂上学的方法,给爸爸提建议。他爸爸一开始不太相信,可尝试之后发现效果出奇得好。从那以后,爸爸经常带着他一起处理生意上的事儿。慢慢地,父子俩相处的时间多了,关系也不像以前那么疏远,变得亲近起来。他妈妈专门给我打电话,高兴地说:“老师,太感谢您了!孩子现在变化可大了,家里的氛围都不一样了。” 看到班上的学生在学习、生活,还有家庭关系上都越来越好,我打心底觉得,这就是当老师幸福的时刻。
结语
三位老师的故事,如同一束束强光,将教育之路照得明亮且温暖,激励着教育同行们在育人之途上笃定前行。相信在爱迪的广袤教育天地里,还有无数这样的精彩故事正在上演。后续,我们将继续为您呈现更多老师的动人篇章,敬请期待!